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百零三章 夺冠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明朝军队进行战斗的时候,很早他们的祖先就被俘虏了,就被编入到满族的八旗里面作为奴仆,就叫包衣——曹家的祖上都是正白旗的包衣。满族有八旗,一开始就有八旗,后来就把这八旗又分为上三旗,下五旗。上三旗是哪三旗呢?就是正黄旗,镶黄旗,和正白旗,曹家这个包衣虽然它是奴隶的身份,但是他们所属的旗是上三旗——正白旗,曹家的祖上和当时皇族的成员关系还比较好,因为那个时候是一个初创期,那个时候当奴隶的话,身份虽然低,但是战斗当中冲在前面,主子还是很欣赏的。所以到顺治一朝,满族彻底地掌握中国政权,在北京定都,顺治就当了一个确实统一的中国的皇帝。这个情况下,正白旗的包衣,就都得到了一定的好处,曹家就是一个例子。曹家的祖上开始就让他们做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,到了曹寅的父亲就做了江宁织造,后来曹寅自己也当江宁织造,曹寅的儿子曹颙也当江宁织造,曹颙死了以后,过继一个儿子曹頫还当江宁织造。所以曹家虽然是汉族人,但是他们和满族的上层有过战斗的情谊,皇帝和皇族的一些成员,对他们都很善待,他们不属于后来的汉军系,他们就属于正白旗系统。虽然是包衣身份,但是他们的女儿有可能,有资格参加选秀女。所以在《红楼梦》里面,像元、迎、探、惜,她们都是有可能选进宫的。而元春小时候就告诉你,就选进去了,在“冷子兴演说荣国府”的时候,就告诉你已经进宫了。其他的女子,也存在一定的可能性。薛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,背景应该是和小说里面曹家类似,在生活当中,生活原型当中,应该和曹家类似,所以这些家族的女子,都是有可能参与选秀女进宫的。

    显然,在生活的当中,曹家应该是有一个女子被选进宫了,这个女子的辈分,应该是曹雪芹的一个姐姐,她可能是曹寅儿子,亲儿子曹颙的一个女儿,也可能是曹寅的过继儿子,曹頫的一个女儿,也可能是曹家跟曹頫一辈的宗族当中,相当于这个辈分人的一个女儿。总之,这个女子进宫以后,成为整个曹氏家族的一个骄傲。从辈分上来说,就是曹雪芹的一个姐姐,应该是有这样的女子,被选进宫里面去了。

    这样的推测是不是缺乏支撑呢?是有支撑的,因为在《红楼梦》的文本里面多次有所“逗漏”。什么叫“逗漏”?它跟“透露”还不太一样,“透露”是比较有意识地直接地把一个信息传输给你。“逗漏”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它有的地方稍微点一下,刺激你一下,稍微漏出一点,然后让你去思索,它不便于像“透露”那种方式那样。给你说得那么明白。“逗漏”两个字希望你注意,我有时候会使用这个词,说明我《红楼梦》的体会,就是它会“逗漏”出来。

    比如说,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三回,它是写贾宝玉过生日,贾宝玉过生日就是“寿怡红群芳开夜宴”,在怡红院她们就凑起来,大家喝酒。而且做一种游戏,抽那种签。签上有花名,有一句诗,那么这个当然暗示每一个抽签者的命运。在这个游戏过程中,大家记得吧。探春就抽到了一签,这个签上面一句诗叫做“日边红杏倚云栽”,而且签词上就说,抽中这个签的人有可能成为王妃,这个时候众人就有一句议论,就说:“我们家已有了王妃,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?”咱们就小说论小说,这点,有的读者觉得。这点写错了呀!贾家整个描写里头有皇妃,没有王妃,是不是?对不对?小说里面设定的贾元春的身份是什么呢?在十六回里面“才选凤藻宫”了。她是皇妃,对不对?她不是王妃,王妃你就说低了呀,凡事应该都是从低往高说,哪有从高往低说的呀?这是怎么写的呀?是不是啊?曹雪芹之所以写出这样一句话,而且在各古本里面。这句话都一样,就是我那个词。它就逗漏出一个消息,就是贾元春这个人,她的原型最初并不是皇妃,就是一个王妃,明白我的意思了吧。

    因为前面我没给你说,第四回曹雪芹就交代了,根据他小说里面,他所说的选秀女的游戏规则,这些女性很可能被选到哪儿去呢?都选到皇帝身边吗?不是的。就可能充为赞善之职,赞善这个职称,在皇帝那个皇宫里边是不存在的,只在王一级,太子一级才存在,因此这个地方就逗漏出来,这个人物的原型,最早她并不是皇帝身边的一个皇妃,而只是一个王妃。

    那么,她最早可能是哪儿的王妃呢?我们就要说到,“清虚观打醮”这件事情。

    这个事情我在前几回里面讲过,你还有印象吗?很重要的情节。那么清虚观打醮它的起因是什么?为什么要在清虚观打醮?为什么?有人说,你已经讲了呀,那不是贾母她“享福人福多还祷福”,贾母是这样一个目的,但是清虚观打醮的发起者是贾元春,书里面是非常清楚地给我们写出来的。在第二十八回,通过袭人的话报告给宝玉,说:“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,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,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。”清虚观打醮最早的起因,不是说贾母本人她要求福,贾母求福的由头,是因为贾元春有一个交代。这里我想,这一笔曹雪芹他不会乱写,更不可能是我就要写一句废话。曹雪芹的《红楼梦》每句话他都是认真下笔,都有用意的。清虚观打醮由头,是贾元春她要贾府做这件事。在什么日子做呢?在五月的初一至初三,在端午节前。打什么醮呢?打平安醮。打醮就是祈福。她显然是要为某一个人祈求平安,如果是活着的人,她希望他活着平安;如果是死去的人,希望他的灵魂能得到安息。

    那么贾元春为什么要在五月初一到初三去让清虚观打醮?我下面说出这个事情,难道又是巧合吗?查阅所有康熙的儿子的生卒年,我们就发现,只有一个人生在阴历五月,只有一个人生在阴历的五月初三,这个人不是别人,就是废太子,就是胤礽.胤礽一生很悲苦,两立两废,在废了以后又被囚禁了十多年,眼睁睁看着一个,没被立过太子的四阿哥当了皇帝,才咽了气。书里面贾元春就指定要在五月初一到初三给一个人安魂,打平安醮。我觉得,这不是巧合,否则曹雪芹写这个不都成废话了!又是我那个词,我不叫“透露”,我叫“逗漏”。他写的时候他心里边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情愫,使他下笔时候就要这样来写。因此,我的推测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,就是生活当中的贾元春,这个原型她最早不在皇帝身边,她在谁的身边?她在废太子身边。她选秀女以后,首先是充为“赞善”之职,她最早可能就是在胤礽身边,曹家有一个女子,最早应该是送到胤礽身边,她跟胤礽生活在一起生活过一段,起码和胤礽的儿子弘皙生活过一段,如果你觉得胤礽年纪太大的话,当时弘皙也很大,就说她是在太子府里面,作为太子府里面的一个女官,一个高级的女仆,她是在那儿待过。否则,曹雪芹写小说不会写到这个地方,非要说是贾元春,让在五月初一到初三,到清虚观去打醮,而且要打平安醮。这个推测,我自己觉得还是有道理。而且很符合,曹家在正白旗里面的地位,因为在正白旗里面,他毕竟是包衣,包衣就是毕竟是奴仆,不管后来你怎么富贵,你天生就打上了被俘虏,然后当做人家一个政治力量的奴仆,这样的家世,你是无法改变的,这个历史你是没有办法改写的。(未完待续)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